最近很多人向我咨询导医工作总结简短范文,怎样撰写导医工作汇报才能既真切又出色。前些日子遇见了老同学小王,她在市医院导诊台服务了五年,完成季度汇报后获得了优秀范例,周末约我吃面时,她兴高采烈地跟我分享了她的经验。
导医工作总结咋写不空洞?
小王表示,过去撰写总结时,内容仅是简单罗列数据:“这一周接待病人达五百度,处理问询有三百起”,这样的总结让他自己都觉得乏味。上个月,科室里来了位年轻实习生,是个九零后姑娘,她在总结中补充了这样一笔:“周三协助一位糖尿病患者使用自助机办理医保卡,由于老人操作不熟练,指导了三次才成功,临走时老人赠送了我一个水煮蛋”。没想到,护士长在会议上还特别表扬了这份总结,认为它特别真切。
这件事让小王恍然大悟。她马上找出工作记录本,把三月十五日那个阴雨绵绵的日子记了下来:上午九点,接诊了一位用布遮盖着伤口的女士,她反映伤口周围颜色变深如同长毛,提到在社区医院换过三次药不见效,在视频网站上看到评论都建议她到综合医院检查。我看伤口已经出现绿色迹象,马上安排轮椅送她去急诊,后来医生诊断说再耽搁一点就有得败血症的风险。
导医总结要加数据吗?
真实情感固然有价值,但数字能够使分析显得可靠。小王提供了一个切实的范例:将常规工作分为“接待指引”“答疑解惑”“突发事件应对”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选取1到2个具体的实例。这个月帮助了十二位年长者解决了网络使用难题,其中有八位学会了网上预约诊疗,他们能够顺利在线完成挂号流程,享受便捷医疗服务。记得三月二十二日遇到一位轮椅上的脑梗病人,他的儿子远在异乡工作,当帮他办理电子医保卡业务时,他妻子拿着老年智能手机拍摄视频,表示要分享到家族群里,让子孙们了解医院如今多么便利。
她特别强调,数据不宜堆积过多,选择那些患者确实体验过的内容,更具说明力。上周,一位带孩子看病的母亲在意见簿上写道“导医处的年轻女性指导我使用自助报告机取影像,孩子还没哭闹完就完成了”,小王直接将这段话纳入报告,效果远比空洞地喊“提高服务效能”要好得多。
特殊事件怎么写?
上个月医院进行三甲复审,所有员工都非常忙碌。一般导医可能只写“参加了医院评审的准备工作”,但小王记录了一个具体情况:4月5日,他协助保卫科在候诊区引导人流,使用了20张备用座椅。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3楼儿科候诊区有家长在偷偷直播孩子吃药,于是立刻上前制止,因为现在网络监管非常严格,直播的界限是不能触碰的。
她最后没有呼喊口号,只是写下了一句实在的话:这个月磨破了有两双布鞋,但每当听到病患说“多亏有你指引方向”,就感觉比拿奖金还要高兴。护士长看了之后,在旁边用红笔批注道:这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照料。
小王把总结初稿发给我,最后附了一张纸条,是那位腿伤未愈的女士送来的,她用蓝色钢笔在上面写道:“那天若非你拉着我跑,我或许还在小诊所换药。”其实,精彩的总结并非靠辞藻华丽,而是要把那些帮人一把,让对方看到希望的时刻,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如果你正在撰写工作总结,不妨参考工作手册,留意那些让你有所触动的小细节,毕竟每个普通的岗位,用心处理的事务都闪耀着光芒。如果觉得这些内容有帮助导医工作总结简短范文,请点赞,并分享给为工作总结感到困惑的同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