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六个月,我朋友张强在社区医院负责引导就诊的经历,情节之跌宕起伏,堪比戏剧。假如你身边有他人打算从事相关工作,或者正在考虑是否需要考取导医资格,这个故事非常值得借鉴,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挫折。
导医要不要资格证?
张强今年三十五了导医需要什么资格,早些时候在办公大楼里做看门人,去年小区服务部门人员精简后,他就一直没能找到称心的工作,今年三月,他家旁边新办的社区诊疗机构在招挂号引导员,他心里觉得“也就是带着人去排队登记,没什么特别难的”,就拿着身份证去应聘了,那时候那家诊所刚开始运营,人手很紧张,护士长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就让他先来工作,每天能拿到一百二十块钱。
护士证能当代医资格用吗?
试用期间第三天就发生了意外。四月十五号清晨,有位老者捂着胸口表示呼吸困难,张强发现他没有佩戴口罩,便拿出备用口罩叮嘱他先去挂号窗口领取病历簿。老者刚拐过大堂的弯道,突然捂住脑袋蹲下身子。当护士长拿着急救包赶到现场时,脸色都变得煞白,她强调这是典型的心脏梗塞征兆,导诊人员必须立刻确定就诊科室,否则已经耽搁了整整四分钟。
晚上整理记录时,张强发现同事李姐并非大学出身,而是卫校毕业,随身带着护士资格证明,连电脑里的电子登记系统也运用自如。他这才意识到,医院虽然没有公开强调"持证工作"的要求,但具备医疗资格的人员,不仅能负责简单的接待,还能参与门诊的初步筛查和分流工作。
导医资格去哪培训?
护士长找张强谈话的第二天,张强就去了区卫健委。在办公楼302室,工作人员拿出一本很厚的《医疗机构导医人员服务规范》,翻到第二页,张强看到上面写着"必须参加由市级卫生健康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并且要合格"。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通知说:"最近有一期培训班,5月8号开始,培训费是1500元,每周六全天上课,要学满40个小时才能参加考试。"
他下定决心付了学习费用,周六拿着书本去了解放路的辅导机构学习,一直待到结束。前四堂课的内容都是关于如何与病人交流,直到第六堂课的“紧急情况应对”,才意识到自己哪里处理得不对——心脏病发作的病人首要任务是立刻安排就近治疗,用轮椅送进急诊室抢救,不能让他自己跑着去挂号。讲师拿出手机,向学员们展示最近"重庆市一个提供免费冷饮的设施被长者争抢"的报道导医需要什么资格,强调在与病患交流时,必须兼具同理心,同时维护职业规范。
患者信息要不要登记?
五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张强领到了《导医岗位培训合格证》,从此可以单独上岗了。到了七月份九日,医院承担了接种任务,接待处来了位穿碎花裙的女士,她坚决不填病历号码,声称工作人员就是用人脸识别手段来推销服务。张强回想起培训中学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从抽屉里找出了一份去年的新闻报道,内容是关于"男子因女友穿裙子出门对其殴打强奸"的事件。报道提到,这姑娘遭受暴力后想要报警,却因为没有保留就医记录而受阻。文章强调,登记信息是为了在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追查原因。
张强现在每月固定领到四千五百元薪水,比以前做保安时,现在还有社保。上周社区搞健康检查,他帮一位眼睛看不清楚的老奶奶提前联系了眼科医生,医生发现她有初期白内障,就特别称赞:"幸好你记得在档案里写明她血压高的情况,不然做手术前评估会少掉重要信息。"
事实上,不仅医院,如今私立医疗机构和健康检查场所招聘引导服务人员时,也会隐晦地询问是否具备医学相关背景。张强经常提及,如果当初了解到引导服务需要掌握心肺复苏术和传染病识别分类等知识,他当初就不会抱着随便试试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建议有志于从事这一职业的年轻人,60分的最低标准或许能让你获得入门机会,但真正能够长期立足的,始终是那些将操作规范深深烙印在思想中的人。如果觉得内容有价值,请分享给周围需要的人,医疗领域,务实前行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