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小林一起吃饭,她是在市医院做导医的,她拿出手机,翻出了自己刚写的月总结,然后叹了口气说:“这导医工作总结到底该怎么写?每天站在导诊台前忙得脚不沾地,一写总结就犯难。”听她这么一说导医工作总结简短范文,我才意识到,很多导诊台的同事都有这样的困扰。于是,我就特意整理了小林的经验,希望能给需要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导医工作总结怎么写
小林刚进公司,在急诊的导诊台工作。第一个月的总结里,他只写了“引导320位患者,帮助他们使用自助机186次”。护士长看过后,找他谈了话:“导医的工作不仅仅是带路,还要展现出你的专业能力。”于是,小林开始按照“日常工作、重点案例、改进思考”这三个部分来写总结。上个月,他终于获得了优秀总结奖。
每日工作内容梳理
上个月,福州鼓楼医院门诊楼遭遇了暴雨侵袭,那几天,频繁的暴雨让医院门口积水严重。小林早上7点准时到岗,便和同事们一起搬起沙袋,紧急堵住门口的水流。到了8月5日,她在工作总结中详细记录了当天的情况:"我们协助物业,成功转移了8位行动不便的患者,对3处导诊路线进行了临时调整,并且由于地面湿滑,我们引导了72人次家属绕行防滑垫区域。具体的数据比简单的描述更能体现工作的成效。"
突发情况处理案例
六月份中考成绩揭晓之时,急诊科接待了一位因过度焦虑而晕倒的家长,其原因是轻信了朋友圈中流传的关于中考分数线的虚假信息。小林在处理急救的同时,拿出手机向其他等待的家长展示如何通过教育局官方网站查询真实的分数线,并且提醒大家对于“领取育儿补贴”等类似链接要保持警惕。这次经历后来成为了总结报告中的一个显著案例。
工作不足与改进
小林意识到自己对罕见病专科诊室的分布不太了解,上个月一位患有白化病的孩子的母亲多走了两层楼。她在总结中提到:“打算在下班后制作一份专科诊室快速查找手册,特别标明皮肤科、遗传咨询科等特殊科室的具体位置导医工作总结简短范文,预计将在9月份开始使用。”这种具体的改进措施显然比单纯的“加强学习”更为实用。
下个月工作计划
医院最近升级了智能导诊系统,小林计划重点推广“老带新”模式,帮助新加入的实习生熟悉使用中英文双语进行导诊。她在总结中提到,每周三午休时间将组织模拟问诊的练习,特别强调要熟练掌握针对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用药咨询话术,并且要在9月份之前完成对消防通道指引路线的考核。
小林现在写总结变得轻松许多,上个月他还被抽调去协助整理新员工导医的培训资料。实际上,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将日常工作条理化并总结出来,这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记录,也是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顺便问一下,各位,你们单位对工作总结的字数有规定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心得,觉得内容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