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在市一院担任导医一晃十年了,他每天穿着藏蓝色的制服,穿久了衣服变得有些僵硬,袖扣却亮闪闪的。上个月医院突然通知要更换新款导医服装,这让他感到很烦恼。新衣服是浅灰色的速干材质,穿在身上感觉很闷热,像是被一层保鲜膜包裹着。而且衣服胸前印着大大的红十字,病人从远处就能看到,经常喊他"师傅",把他当作护士来使唤。
导医服装选什么颜色好
院办最初挑选了天蓝色,解释为全球通用的"信赖色"。不过试穿首日就出了状况:老张领着做CT的先生经过儿科,被几个孩子追着叫"蓝精灵爷爷"。后来决定采用浅灰色,这是通过投票选定的,打算体现稳重感,不料总被当作保安,解释自己导医证的真伪不下二十次。
导医服装要考虑透气性吗
七月青岛酷热难耐,老张的制服后背湿透。某日上午导医服装,他陪一位头晕的大妈去三楼诊室,自己却先中暑了——新衣服虽然看着单薄,其实是化纤和棉混织的,出汗后紧贴皮肤。后来他暗自买了件冰丝背心穿在里面,不料被护士长看见,指出按规矩必须"服装一致"。
导医服装印什么标识合适
上周三,在11号诊室门口,老张正协助一位视力不佳的老奶奶寻找医生,她站在走廊远处,眯着眼睛询问,声音有些微弱,"您胸前的标识字太小了,能不能靠近一点看?"经过询问才知道,她身上新穿的衣服上印着的"导诊咨询"四个字导医服装,原本就是用楷体书写的,经过两次洗涤后,字迹变得更加难以辨认了。相比之下,旁边那位保洁阿姨身上的柑橘色夹克,上面用荧光绿字体印着的"地滑小心"四个大字,即使站在远处也能够清晰地看到。
后来医院最终采纳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建议,重新设计了藏青蓝速干款服装,在胸口增加了反光装饰,背部印上了二维码并注明"遇到问题请扫码求助"。现在老张陪病人办理手续时,可以方便地递上事先准备好的挂号单,也无需再大声说明自己的身份。前天刚帮一位轮椅上的老人办事,他特意称赞:"你们的新制服很得体,明显是干实事的。"这句朴实的话,比什么都让老张感到高兴。
导医的着装其实就像医院给人的第一印象,不需要刻意追求新潮或者与众不同,结实耐用、容易辨认、能让大家安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们医院也该更新员工服装了,不妨多听听那些每天在走廊里奔波的同事们意见——他们比坐在办公室里的设计图更有发言权。如果觉得这番话很有道理,就点个赞让更多同行看到,制服是为工作的人准备的,不是放在衣架上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