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老年人向我反映,在去医院时常常辨不清方向临朐中医院导医,我由此想起了朋友小林在临朐中医院担任导医的经历。她经常形容这份工作既是“医院里的指南针”,也是“安抚人心的角色”,特别是在下大雨的日子里,更能感受到她这份职业的不易。
导医要懂哪些医院知识?
小林刚开始工作,为了记住各个科室的位置,一直学习到深夜,结果发现口腔科虽然在三楼东边临朐中医院导医,却紧挨着眼科,只有一条走廊之隔,而内科的诊室1到诊室8分布得特别复杂,像是个迷宫。有一次,医院门诊量创下新高,她陪一位腿脚不便的老爷爷去超声科,老人紧紧拉着她的衣袖,不停地抱怨腿疼:“孩子,我这老毛病走不了多远。”小林二话不说,推来一把轮椅,一边推着,一边耐心地告诉老人检查前需要憋尿,到了诊室门口,老人高兴得直夸她:“这姑娘比我家亲媳妇还周到!”
导医如何帮老人看诊?
上月那个下大雨的日子,医院急诊室挤满了人。一位阿姨抱着发高烧的孙子跑进大堂,浑身湿淋淋的,哭着说孩子抽搐了。小林赶紧通过对讲机让护士推来担架,又从服务台拿出备用毛毯盖在孩子身上。排队等候时,她发现阿姨的手机进水坏了,就帮她联系家人。直到雨势减弱,她才想起自己新买的帆布鞋完全湿透了,鞋子里都能倒出水来。这种临时求助的状况,在多雨时节的诊疗机构里十分常见。然而,当那个小家伙的体温真的降下来了,小林感到无比安心。
遇到脾气差患者怎么办?
有一次,一位大叔在窗口责备护士办事效率低,小林连忙递上一杯热水,劝他先冷静一下,说系统目前运行不顺畅,主动提出帮她检查预约单,没想到是拿错了科室的检查单。她陪着大叔到三楼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大叔后来感到抱歉,挠着头说刚才态度不好,因为他急着给老伴取药。小林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换位思考非常关键,毕竟每个人走进医院,心里都带着烦恼。医院最近设立了为年长者提供帮助的专门窗口,同时为行动有困难的人士准备了助行工具,她的工作变得轻松许多。前些日子,一位经常前来复诊的老先生,特意送给她一包自己家里栽种的山楂,那些鲜红欲滴的果实让她看着都感到很开心。
那里实际上是个微型社区,每天能听到婴儿的哭叫和咳嗽声,也能看见救护车顶上红灯不停旋转,小林表示自己最大的进步是掌握了如何安抚小孩、搀扶老人以及劝解性子急的人,如果你前往临朐中医院,肯定能看到身穿天蓝色马甲的她,要么在引导路线,要么在协助他人填写表格,如果觉得这样的导医人员很周到,不妨给她点个赞,也转发给你家经常需要去医院看病的老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