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确定假期带孩子去哪里游玩,又不想选择人潮汹涌的旅游景点,那么不妨听听我朋友小林的经历。他在市中心医院担任导医职务已有三年,见证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自从最近实施了一项免除一年幼儿园保教费的政策,他的工作更是繁忙,几乎脚不沾地。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医院导医的工作内容。
导医要帮患者查什么?小林每天早晨七点半准时到岗,首要任务是启动电脑系统。就在上周二清晨,一位怀抱孩子的母亲急匆匆地跑来,焦急地说:“医生让我查看疫苗接种的记录,可我在手机里怎么也找不到!”小林一边安抚着她的情绪,一边接过她的身份证,迅速在市卫健委的系统里调出了她的电子档案,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三分钟。像这类帮助患者查找检查单、导诊单、缴费记录的事情,他一个上午就要处理二十多起。
分不清科室怎么办?周三上午,一位年纪较大的老人手里紧握着病历本,在候诊大厅里来回踱步,不时地自言自语:“我这胸口疼,该挂哪个科室?”小林注意到老人之前有高血压的病史,于是他指着分诊台上的指示牌说:“您需要挂心内科,就在三楼,采血点旁边医院导医是做什么的,您从电梯左边数,第三个门就是心内科的门口。”他最担心的是遇到那些挂错科室的患者,比如把“神经内科”误说成“神经外科”。为此,他每次都会仔细核对症状,平均每天都要纠正十几起挂错号的情况。
导医要处理突发情况吗?上周四的下午三点多,输液区里突然响起了家属们的争执声。一位年纪稍大的女士对护士扎针的速度表示不满,大声要求投诉。小林立刻跑过去,先给那位女士倒了一杯水,然后蹲下来说:“阿姨,您别着急,今天小儿科的患者特别多,护士们刚上完夜班,我这就去帮您了解一下排队的情况。”说着医院导医是做什么的,他一边联系护士长进行协调,五分钟内就安排好了优先输液。这种纠纷调解,他每个月至少要处理七八起。
特殊患者怎么协助?上周五,狂风暴雨中,门诊接待了一位乘坐轮椅的老奶奶。小林透过雨幕,立刻瞧见了她,赶忙撑起伞,匆匆跑出去,将老人从出租车后座搀扶至急诊通道。他不仅协助老奶奶办理了就诊卡、缴纳了费用,还帮忙联系了护工以便进行辅助检查。他提到,雨天是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仅上个月,他就因为鞋子全湿了,不得不三次练习单腿跳跃前行。
导医要熟悉医院布局吗?昨天我前往医院探望他,他即便闭着眼睛也能详细描述出门诊楼的结构:一楼药房位于右手边第二个柱廊,那里有四台取号机,而医保结算窗口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人流量最少。这时,一位家长询问:“孩子的咳嗽能否挂夜间门诊?”他随即翻开排班表回答:“今天呼吸科的夜班医生将在五点半到岗,您现在可以先去楼下的超市买瓶水,稍等片刻即可。”
导医的工作实则相当于医院的“活地图”与“保姆”,他们每日需牢记三十余科室的具体位置,以及二十多种检查的注意事项,甚至还要充当心理辅导的角色。小林表示,上周的经历让他倍感自豪,一位无需支付保教费的单亲妈妈带着孩子看完病后,特意返回并递给他一颗糖果,感激地说:“多亏了你的紧急预约帮助,孩子的幼儿园体检没有因此延误。”若你在下次就医时方位感不佳,无需犹豫,径直寻找那位身着湖水蓝马甲的导医。他们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和备用口罩,其可靠性甚至胜过导航。若觉得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不妨点赞支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导医工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