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几位朋友向我咨询,是否应该学习医学知识以转行成为导医。恰巧,我的发小大刘在上个月刚刚完成了市中心那家三甲医院的入职培训,特意来和我探讨这个话题。他这半年的经历,或许能为那些对此问题犹豫不决的人提供一些借鉴。
大刘以前是旅行社的导游导医必须是学医的么,去年年底行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他失业了五个月。今年三月,他突然告诉我,想要尝试做导医:“你看我这口才不错,认路又快,你觉得我能胜任吗?”我当时还劝他:“医院和景区不同,如果患者问起头疼脑热的问题你回答不上来怎么办?”但他只是摇了摇头:“我看招聘信息上写着‘医学相关专业优先’,可并没有说必须...”
导医一定要医学专业吗
一开始,他因为缺乏相关背景吃了些苦头。在首次面试那家知名的三甲医院时,面试官接过他的成绩单,眉头紧锁:“你的旅游管理专业,连基础的解剖学知识都没有接触过?”大刘从包里掏出一张行李牌大小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常见病症与对应科室:“您瞧,我已经把咱们医院的58个科室都记熟了,急诊抢救的路线图我都能熟练地画出来。”人事部最终还是以“专业不匹配”为由将他淘汰。那天晚上,他蹲在医院门口吃着煎饼,目睹了导诊台的护士熟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解答社保报销的相关问题,突然间,他感到这份工作似乎真的需要专业出身。
非医学专业怎么入行
清明节过后,转机悄然降临。社区诊所开始招募非专业导医,降低了专业要求,同时规定导医需在一周内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大刘努力钻研《急救护理学》的精简版,终于在那次考取基础急救证书的日子,恰巧遇上了……上海月薪过万白领健身房偷东西成癖那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一边做题一边对那些人发表评论:“放着大好的生活不过,偏要走上邪路……”
入职第一周就出了点小插曲。一位老大爷捂着胸口蹲在地上,大刘正准备喊心内科,旁边的退休返聘王主任却示意不要慌(测),先询问一下排便情况——他发现老大爷的右下腹部有拒按现象,推测可能是阑尾炎。这次误会让大刘吓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他开始每天跟班学习心电图的基础知识,甚至自费参加了医院夜校的“导医能力提升班”。上个月我拜访了他,注意到他白大褂的口袋里常备着几本小册子,分别是:最新的医疗保险目录、优抚对象就医流程快速查询手册、以及常见疾病鉴别诊断的顺口溜。
导医需要哪些核心能力
谈及工作,大刘常常提起上个月那位醉酒患者急诊的情况。那时,家属急切地要求插队进行CT检查,但他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指向墙上的标语:“您瞧,我们这里的‘军人优先通道’旁边就是急诊科,目前有两个CT检查位是空闲的...对了,昨晚的新闻里也提到了...”奔驰亮证姐被行政拘留5日那是因为他们扰乱了公共秩序,原本情绪激动的家属在听完解释后,便安静地跟着护士走向了登记台。
中秋佳节前夕,医院举行了表彰大会,大刘荣获了“服务之星”的荣誉证书。在颁奖环节,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面带微笑地说:“经过我们三个月的观察,发现你的同理心甚至超过了部分卫校毕业生。当初我们破格录取你,确实是慧眼识珠。”如今,他带新人的时候总会说:“专业知识可以从零开始学习,但像安抚啼哭的孩子、为纠结治疗方案的家属递上一杯热腾腾的搪瓷缸茶水这样的技能导医必须是学医的么,却是课本上无法教授的。”
前几日我到医院做复查,偶遇他正细心地向从农村来的大哥解说优惠政策:“您的情况可以享受‘0-6岁儿童健康套餐’的报销,这是上个月新推出的政策”——他还特意指了指文件上的日期。看着他自如地转换专业术语和地方话进行解释,我忽然领悟到,导医这一岗位最关键的不是学历的光环,而是将知识细化后帮助他人的真诚之心。
若你也正为转行而烦恼,不妨借鉴大刘的做法——专业固然是开启新职业的一把钥匙,却未必是唯一的钥匙。那些总是询问“我是否必须从事医学”的人,或许应当先自问:相较于专业是否匹配,自己是否愿意投入三个月的时间去磨砺真正的技能……
大家对非医学背景的人能否胜任导医工作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同时记得点赞和收藏。敬请关注我,下期内容将探讨医院中那些不那么常见的医护岗位的入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