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职场奋斗多年,认识的一位在三甲医院担任护士长的朋友李姐,最近心情颇为沉重。前些日子,医院新门诊楼投入使用,按理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导医台这个小角落却成了她的心头之患。她每天目睹患者在大厅里四处乱窜,东问西问,内心感到十分难受。
怎么设计医院导医台图片?
新门诊楼面积比以前扩大了许多,然而布局却变得更加复杂,科室分布如同迷宫一般。原先的导医台指示牌已经显得太小,多位患者向她反映,表示从远处赶来医院,一进门就感到迷茫,不知该往何处去。尤其是那些年纪较大的患者,视力不佳,听力也受限,仅凭导医和护士的口头指引,一天下来既疲惫又效率低下。李姐目睹着那即将失控的混乱局面,内心焦虑得如同火烧,她心想,必须设计一张直观易懂的导医台图示,以便大家一目了然。
她先是在网络上搜寻了一些图片作为参考,然后让科室里擅长绘画的小护士按照这些图片的样子绘制了几幅画,并将它们贴在了导医台旁边。然而,这些画作的效果并不好,线条显得粗糙,而且信息不完整,反而让人感到更加混乱。患者们依旧围过来询问,甚至有人开着玩笑说,这些画甚至不如我家小区的指示牌清晰易懂。那时,李姐每天下班后,脖子都僵硬得不行,夜里做梦也全是患者询问路线的画面。
医院导医台图片设计注意什么?
李姐正感到无助,突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关于“免除一年幼儿园保教费,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的新闻。那则新闻让她感受到了国家对民生的关怀,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医院导医台图片,让她内心倍感温暖。她心想,这项政策之所以能顺利实施,信息的清晰和透明度起到了关键作用。接着,她转念又想,医院的导医台图片不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吗?关键在于要解决大家看不懂、找不到的问题。在设计阶段,首先要确保内容的精准与详尽,避免任何模糊不清之处。比如,要明确指出各个科室所在的楼层,以及如何走才能最快捷,挂号缴费的具体位置医院导医台图片,还有卫生间和电梯的具体方位,这些信息都必须清晰地标示出来。
她迅速调派了两名心思细腻的护士,她们手持相机,逐一巡视了门诊楼的每一层,将各个科室的布局和通道的走向都一一记录在照片中,随后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归纳。随后,她又一想,不同年龄层的人对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年轻人或许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取更详尽的信息,然而对于老年人和孩子来说?因此,图片中的文字必须足够醒目,色彩差异要显著,比如用红色突出重点科室,绿色指示出口,便于快速识别。此外,她还特别指出,绝不能使用那些过于花哨的艺术字体,而应该选择最常见、最易辨认的宋体或黑体。
不仅是静态图像,李姐还动用了智慧。她观察到不少地方已开始用电子屏幕滚动展示信息,于是向领导提出建议,将导医台旁的旧电视升级为电子显示屏。她精心设计了医院的平面图,将其展示在屏幕上,并按时间段分批滚动展示各科室专家的出诊安排、就医流程指南,甚至还加入了消防安全逃生路线图。某日恰逢“中央气象台发布三级预警”,她随即在电子屏幕上迅速加入了天气预警相关内容和温馨提醒,对前来就诊的民众进行了出行安全的告诫。
医院导医台图片设计案例
李姐他们设计的导医台图片效果出乎意料地好。记得就在上个月的15号那天,门诊的人流量格外多,按以往的情况,导医台肯定会被围得密不透风。然而,那天,多数患者都能凭借导医台的图片和电子屏幕顺利找到目的地。一位带着三岁宝宝就诊的母亲,指着墙上的儿科区域图,面带微笑对李姐说:“护士长,这图真是挺实用的,我家的孩子看到那个卡通医生图标,立刻就找到了他的科室,真是帮了我大忙。”另外,还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戴着老花眼镜,仔细端详了半晌,随后对李姐竖起大拇指:“姑娘,这个设计真不错!”字大,清楚,我们老年人就需要这样的。”
李姐所在医院的导医服务效率已有显著提升,护士们不再大声呼喊,患者排队和咨询的时间也有所减少。导医台上的图片与电子屏幕,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无声导医员”,静静地为大家指路。每当李姐看到患者们不再迷茫地四处寻找,而是迅速地根据指示前往目的地,她的内心便充满了喜悦。那部“作品”虽不复杂,却实实在在解决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难题。
实际上,我们常常面临的问题,跟李姐起初遇到的导医混乱局面颇为相似。若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站在患者立场思考,将繁杂问题简化,将模糊信息明确化,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李姐通过一张简单的导医台图片,提升了就医感受,虽然看似小事,却实实在在为每位来院的患者带来了温暖。我们期待着更多类似的细微调整,让我们的日常更加方便和愉悦。若李姐的方法对你有启发,请不要吝啬你的点赞,更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你所经历的那些温馨的公共服务设计,让我们共同将这份温馨继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