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医疗场所协助病患完成登记手续、指引诊疗区域,这段经历让我对“照拂”这个概念有了更新认识。倘若你也有过在陌生医疗机构的迷茫时刻,那么那位每天在沂水县中心医院门诊区域来回走上三万步的女士李娟,她的经历也许能为你提供些许思路。
导医员也会遇到挂号难题?
李娟在导医台工作了五年,遇到的各种紧急情况足够写满好几本病历了。去年深秋的一个周三下午,她刚给一位老人取完药,突然听到一阵尖锐的哭喊声,她被吸引到了儿科候诊室。一位年轻的母亲正抱着发烧的孩子,急得浑身是汗,她拼命地刷着社保卡,却怎么也打不开挂号页面。
那时候正是张士森大爷行动不便的时期,一个下午会跑来问好几次,比如问取药需要怎么扫码沂水县中心医院导医,又问化验单窗口在何处缴费,医院针对这类情况提供了便捷服务,现在既可人工办理,也能线上操作
导医台藏着哪些"救命"细节?去年冬天轮值守夜时,急诊科紧急接收了一名哮喘病急性发作的病人,同行的家属急得把医保凭证和身份证明胡乱扔在操作台上,李娟目光掠过证件上的内容,手指已通过自助设备迅速办理了登记手续,并且系统同时发出语音提示,让家属依照紧急通道的指引前往急诊抢救室。
今年春天,医院新安装的智能引导系统开始试用,内科等科室的指示牌改用电子屏幕显示动态信息,速度明显加快,以前带人引路要花十分钟,现在高峰时段也能有更多时间耐心解释,安抚焦急的患者情绪,比如上次有外地来的阿姨输错三次密码沂水县中心医院导医,她一边帮她办理挂号手续,一边用手机展示刚拍摄的樱花盛开的全景照片。
特殊人群的就诊"专属通道"怎么开?上午开完晨会,正讨论着药价上涨问题,李娟无意间看到大厅角落有个老奶奶捂着胸口蹲着。她赶紧走过去,把老人家扶到服务台,一边倒水一边给放射科打电话预约CT加急。等老人家坐下休息一下,她说:“您先别着急,我刚才已经帮您安排好了,轮椅用完后放到拐角处就好。”
如今医疗机构增设综合服务窗口。轮班结束的安保人员路过急诊部门,顺便为来自乡下的老者更换缴费方法;药剂师配药时会多询问服药时刻;清洁工拖动地板时会留意并告知病患台阶位置。
上周六我领着刚来的实习生认识环境,行至住院部走廊那里,正好看到国乒比赛直播。李娟指着新装上的电子公告板说:上面会循环显示专家坐诊时刻表,这样病号就不必在导医台前面站着扭头找当天的安排了。
她每天在导医台服务,总说自己是医院的资料库。她把老花镜、充电宝放进便民箱,深夜用微波炉给急诊病人热饭,急救包里常备药品随时可用。这个每天穿破一双舒适的鞋的姑娘,让冰冷的就医过程变得充满人情味。她的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理应得到关心和敬意。
观察了这么久,能否对这些辛勤付出的咨询人员多些体谅和赞赏?欢迎在留言区讲述一些,你在这些地方了解到的日常工作与个人经历。若觉得有价值就点个赞、加入收藏、传递出去,这是我不断提供更多行业见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