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家里老人去医院的朋友挺多,可对于流程还是感到很迷茫。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发小老周的经历,他上个月带着姨妈跑遍了三家顶级医院导医的服务流程,从挂号到拿药,全靠导医的帮助才顺利完成。看过之后,你就会明白,专业的导医能为我们节省多少麻烦,避开多少陷阱。
初次看诊怎么对接导医?
老周姨妈患有糖尿病并发症,6月初血糖值骤升至18点以上。那天早上7点,他来到省中医院门诊楼,面对分诊台的电子屏幕有些迷茫。这时,身穿天蓝色马甲的导医小李主动上前询问:“您好,需要量血压或者帮忙挂号吗?”了解老人的病情后,小李立刻帮他们通过自助机预约了内分泌科的加急号,并在病历本上贴了一张标有“重病优先”字样的绿色标签。
检查单太多如何合理排序?
医生安排了八项检查项目,其中血液检测分为餐前和餐后两种。上午十点,我在三楼完成了空腹抽血,随后小李通过微信告诉我:“先去五楼预约CT检查,今天可以完成,中间有两个小时空闲,可以用来去二楼做心电图和B超。”原本计划逐个排队的老周,没想到导医在半天时间内就安排好了所有流程,成功避免了楼上楼下的奔波。
特殊需求怎么快速响应?
姨妈在下午做尿检时突然感到心慌,身上冒出了冷汗,导医台马上推来了轮椅。小王护士快速奔跑着去寻找急诊医生,同时帮他们调整了最后两项检查的时间。"这些年我见多了患者因为不熟悉流程而错过了饭点,低血糖发作更加危险",小王一边递上温水一边说道,急诊和门诊的导医系统是实时对接的。
如何利用导医规避重复消费?
老周感到非常意外的是取药的过程。在核对处方时,导医小张发现姨妈常用的二甲双胍在医院药房里没有货。于是,他主动提出建议:"您可以去对面的惠民药店购买同款药品Medicare,并且这项费用是可以报销的。我可以帮您开具外购证明。" 老周后来了解到,现在三甲医院的导医人员都接受过药师的培训,他们能够识别处方中45种可以替换的药品。
暴雨预警信号挂出之际,老周陪同姨妈去复查,发现导医台已经备好了雨伞和免费的姜茶。她提及,尽管网络上流传着某些景区玻璃栈道的危险事件,但医院里每天都有可能发生意外,比如上周就曾救助了一名晕倒的学生。护士长进一步解释,目前导医团队每月都会增加20小时的应急培训,而且医院各楼层共配备了12台AED除颤仪。
老周每次踏入医院,都感觉像是回到了熟悉的环境。导医们不仅对姨妈的饮食禁忌和过敏源了如指掌,甚至在儿童节那天,还送给陪伴他的小孙子一个卡通病历夹。如果你在就医过程中也感到烦恼,不妨关注医院大厅里的“医路通”服务点。那些不穿白大褂的后勤人员导医的服务流程,他们往往掌握着提升就医体验的秘诀。觉得内容有用,不妨点赞并收藏起来,下次带老人看病前拿出来看看,这样不仅能省去不少麻烦,还能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