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导医工作日常:从挂号到救命的8小时
小林在一家三甲医院担任导医,最近常常在下班后对着排班表长叹。她可是医院的“活地图”,每天都要解答无数关于“药房怎么走”、“专家号在哪挂”的问题。然而,就在上个月郑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的那一天,她才深刻体会到了这个岗位的重要性。
导医要会当“人肉导航”吗?
七点半的门诊大厅里人头攒动,小林刚启动了预检台的电脑,立刻被抱孩子的家长们包围了。他们焦急地询问:“儿科发热门诊在哪里?”小林一边递给他们一张新的布局图,一边指引着:“请穿过连廊,往左数第三间就是,别忘了先扫描健康码。”这种导航功能仅为基础,上个月一位大爷手持手写病历前来心脑血管科,她发现地址指示的是住院部老楼,"现在门诊都搬到了新建楼,我带您去那里吧",她随即帮老人取了预约号。半小时后,老人的家属特意回来表示感谢:"若非您相助,我们恐怕要在老楼里浪费一上午的时间了。"
导医需要懂急救知识吗?
那天暴雨来势汹汹。上午十点钟,雨势愈发猛烈,门诊入口处突然响起哭喊声,一位陪同就诊的阿姨捂住胸口,蹲在地上。小林赶紧推来平车,一边测量血压,一边询问病史:“您是否服用了降压药?有没有感到胸闷?”同时,她按下了紧急呼叫铃——这些操作她已练习过无数遍,但在这雷雨交加的夜晚,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手在颤抖。后来医生诊断,那位阿姨患有急性心梗,如果再延误几分钟,情况就非常危险了。那天,她不顾雨势,帮家属取回伞,还忙着联系住院事宜,一直忙到下午雨势减弱,这才发现自己的制服后背已经湿透,无法分辨是雨水还是汗水。
导医会遇到难缠患者吗?
上周,一位年轻人因无法预约到专家号而在服务台生气,他用力拍打柜台,大声说:“你们分明是故意不给人留号!”小林耐心地解释道:“张主任的号确实很难抢,但是下周三有特需门诊,我可以帮您看看是否有可能加号。”后来才了解到,他特地从外地赶来为母亲看病,既焦急又感到无助。小林回想起自己刚开始工作时,遇到那些无理取闹的患者医院导医工作职责医院导医工作职责,常常会感到很委屈。但现在,他却能保持冷静:"毕竟,大家来医院都是为了缓解焦虑,我能多承担一些,他们就能少些烦躁。"
导医的工作有价值吗?
前些日子,小林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一张纸条,那是那位在暴雨中被救的阿姨家属所写。上面写着:“感谢那位身着蓝色制服的姑娘,是您让我们在雨中看到了希望。”这让她意识到,自己日常所说的“这边请”“量一下体温”这些话,其实并不显得繁杂。比如今天立秋,她给等待看病的老人递上了温水,关切地说:“天气变凉了,看完病后记得赶紧穿上外套。”老人笑着接过温水,说道:“你比我的女儿还要细心。”
实际上,导医的工作并不复杂,它只在于在病人最为焦虑的时刻,提供一句指引,一张椅子,以及一次及时的援助。当你在医院里看到身穿蓝色制服的导医时,不妨向他们道声感谢——或许你并不了解,你的一声肯定,可能会让他们在辛苦的工作岗位上多一份坚守。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触及了您的共鸣,不妨点个赞,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导医这一份“普通却关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