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导医礼仪笔试而发愁吗,我朋友小林的经历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上个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实习的小林突然接到通知,院里要组织导医礼仪专项笔试。这可把她急坏了,毕竟平时忙着重症监护室的实务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看书 。
导医礼仪笔试考什么?
后来才晓得,今年医院门诊量急剧增加,然而患者投诉率却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其中“导医态度生硬”“指引不清晰”等方面的反馈占了一多半。院办经过研究后做出决定,将礼仪考核从原来的岗前培训提升为季度笔试,成绩直接与绩效相挂钩。小林把尘封了半年的培训手册翻出来后愣住了,从站姿规范到电话接听礼仪,再到突发纠纷处理话术,密密麻麻罗列了132条考点。
笔试前一周怎么复习?
最糟糕的是,复习时间仅有七天。小林白天得跟着带教老师去查房,就连午休的时候都在整理病例。一直到8月5日那晚,她看到了“782万大奖无人认领”的新闻,忽然就有了灵感:与其只是死记硬背,不如把考点转变为具体的场景。那晚,她依照夜班护士长的值班表,将高频考点按照“门诊导诊”“窗口服务”“投诉应对”这三大场景,制作了思维导图。
笔试遇到生僻题怎么办?
考试当天,地点是住院部3楼会议室,小林刚填完姓名考号,就被第一题难住了,题目是:“遇到视力障碍患者咨询缴费流程,应使用哪三项引导规范?”她回想起上周帮白内障术后的大姨缴费时,用“这边走”代替“请扶着我的手肘”导医礼仪笔试,结果被护士长当场纠正 。这个细节使她能精准地写出三个要点,分别是“辅助接触、步态提示、路线预告”,当时卷面还没答到三分之一,考场里就已经有实习生开始唉声叹气了。
礼仪常识怎么灵活运用?
最后一道简答题考的是应急处理,题目是“患者怒斥挂号窗口护士时,导医首句接应话术应为?”,四个选项里C项“您先喝杯水”显然是陷阱,因为医院三个月前刚查处过模仿网红“卖惨式”服务反而激化矛盾的案例,小林果断选了D项“我理解您现在很着急,现在帮您查询排队进度”,这正是手册里强调的“共情+实质行动”沟通法则。
成绩公布的那天,小林考了92分,在科室里排名第一。如今她常对新来的实习生讲,导医礼仪绝不是背诵标准答案,就如同前阵子房主任激动地呼吁大家别买黄牛票一样,真正的礼仪是把握患者需求的尺度。下次考试前,不妨多去门诊大厅站两个小时,这可比埋头啃三天书本有用多了。
实际上,笔试仅仅是一种形式导医礼仪笔试,能够凭借专业素养去化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这才是导医礼仪真正的关键所在。你觉得导医最为重要的礼仪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不要忘记为这篇备考干货点赞收藏,并且转发给有需要的医护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