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华在海淀区的一家知名三甲医院担任导医已有五年光景导医前台年龄,可最近她却总是愁眉不展。今年她刚好35岁,按道理说,这个年纪正是经验丰富、可以传授技艺的时候。然而,上周科室里来了两位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这让丽华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丽华拉着我在医院门口的奶茶店坐下,指着手机里同事发的晨会照片,不禁叹了口气。照片中,两位年轻护士身着粉色的护士服,马尾辫整齐划一, Patients在咨询时,声音既甜美又温柔。
导医前台年龄影响服务吗?
丽华并非缺乏信心。入职之初的2018年,她仅用三个月便记住了医院三百多个诊室的具体位置,甚至去年还荣获了“服务之星”的荣誉奖杯。然而,近半年来,她明显感到自己的体力大不如前,尤其在业务旺季,连续工作十二个小时,下班后回到家便立刻进入梦乡。
8月15日,一个小意外发生了。内分泌科的专家临时增加了号源,诊室门口很快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位老爷爷手里拿着检查单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几位姑娘们正忙着维持秩序,额头都冒出了汗珠。丽华看到这一幕,主动走了过去,很快就帮老人搞明白了流程,还顺便安慰了周围那些焦急不安的患者。
35岁导医更懂沟通技巧
阳关西边如今人潮涌动,然而医院急需的却是能够安抚人心的良药。在上一周的科室会议上,护士长特地提到了这一事件,她说:“经过我们的统计,30岁以上的导医在处理纠纷时的发生率比新入职的导医要低40%。”这番话让丽华顿时精神一振。她这才明白导医前台年龄,原来领导早已注意到,经验丰富的导医在应对紧急情况时,更懂得如何把握患者的心理。
中秋节过后,晨会上主任提出实施“双轨排班制”:资历较深的同事负责特需咨询台,而年轻的员工则主要负责智慧医疗的引导工作。丽华心中的顾虑得以解除,她开始指导新员工进行手势指引的培训——这套她在2019年独立研发的directional手势,现已被纳入新员工培训手册中。
职场中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年龄限制,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就像盛开的花朵,各有各的绽放时期。与其担忧眼角的皱纹,不如像丽华那样,将积累的经验转化为甜蜜的甘泉。若你身边也有类似的职场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别忘了点赞和收藏,为那些坚守岗位的职场人士送上一些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