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陪着老张去医院做复查,看着他脸上的愁容逐渐消散,如今竟能笑着和护士讲笑话,我这才深刻体会到,导医的工作远不止是“带路”这么简单。去年年底,52岁的老张被查出患有高血脂,他跑遍了三家医院,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即便在服药的情况下,指标还在不断上升。直到上个月,他在建国门社区医院遇到了一位佩戴蓝色证件牌的导医姑娘。
导医能帮你挂到正确的号吗?
老张起初对导医的安排深表怀疑。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五点,他赶到三甲医院排队,好不容易挂到了心血管专家的号,却只被看了三分钟便被指引到了内分泌科——专家指出他的主要问题是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紊乱。仅仅基于这一判断,他就这样在22天内来回奔波。若不是儿媳在楼下医院发现了“全科导诊”的指示牌,他或许此刻还在消化内科接受抽血检查。
做检查时导医能干啥?
6月18日那天,我一同前往,才真正了解了教导医的操作方法。小张姑娘首先调取了他近三个月的检验报告,将七张条形码依次排列,按照“空腹—餐后—辐射检查—动态监测”的顺序,然后对着轮椅上的大叔说:“请您将社保卡插入一号机的凹槽,取完管子后,先去二楼左手边的第三个窗口,出了电梯后右转,那里有座椅,请注意别跑动。”关键在于她了解到B超室在下午额外开设了一个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通道,这样一来,老张就不需要再在走廊里等待一个小时了。
中间出现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小插曲。老张猛然想起自己凌晨喝了一杯水,看到化验单上“空腹血糖”四个字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然而,那位姑娘却带着我们找到了检测科的李主任,几句话就解释清楚“适量饮水不会影响胰岛素检测结果”。紧接着,她还从便民箱里拿出一颗糖果:“等您抽完血后,先含在嘴里,以免您感到头晕。”这个细节比我这个亲近的邻居考虑得还要周到。
导医能解决专家号难抢吗?
抢号这事,我确实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张要挂的内分泌科专家号,总是瞬间被抢光。导医看过他的病历后,直接帮他预约了朝阳医院每周四下午的联合诊室。原来,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之间有绿色通道,根本不用整天守在114号窗口。更神奇的是,她还能利用系统查询医生的出诊规律:陈主任下周三会临时开设门诊,而且凌晨调休时抢号的成功率更高。说实话,若事先知晓这些情况,老张就不会那么焦虑,以至于连续一周都依赖安眠药。《歌手》节目中,陈楚生演唱的“迷雾中寻路最为疲惫”,这句歌词用在那些在医院来回奔波的老人身上,简直再恰当不过了。
上周复查那天天气挺热,导医台那里新添置了一台自助机导医服务,几位带着孩子的妈妈看着屏幕皱起了眉头。一位身穿紫色马甲的大姐一边递上湿巾,一边指导操作导医服务,她在屏幕上轻轻划动:“在小儿科这里点击‘生长发育科’,挂号费比普通内科高出百分之三十。”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南京博物院改造厕所的新闻,归根结底,真正的便民措施并非只是口号,而是隐藏在这些贴近病人需求的细节之中。
老张的手机壳背后贴着导医留下的电话号码。上周暴雨天气压突然升高,幸亏电话那头的人让他先测量心率,再决定是否去医院就诊,这才避免了多走冤枉路。真心建议中老年朋友们不要把导医台当作问路牌。那些身穿蓝背心的年轻人,他们掌握的医院生存智慧,比专家号还要珍贵。如果觉得这个建议有用,不妨转发给家里的老人,说不定哪天就能避免走上三小时的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