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听我的护士朋友抱怨,她们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每天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关于“放疗科在哪里”“MRI需要预约吗”等问题,几乎要把嗓子喊哑。而我们这些普通百姓,一想到要去大医院就感到紧张,检验单上的字母看起来就像天书一样难以辨认,站在挂号窗口前,排着长队,头都晕了。直到上周,我看到张姐看病的经历,才深刻体会到专业的导医服务能将原本两小时的糟糕体验,轻松缩短到半小时的顺畅过程。
导医台能解决挂号难题吗
张姐从事服装批发行业,上周三突然发现左乳有肿块,顿时慌了神。这是她第一次踏入省肿瘤医院的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二十多个挂号窗口和不停滚动的主任医师名单,让她感到十分迷茫。正当她紧张地准备排队时,一位身穿天蓝色马甲的导医小李主动走过来询问:“阿姨,您需要挂哪个科室?身份证带来了吗?”张姐没预约,小李亲自指导她在自助机上挂了乳腺外科的普通号,并且还帮忙绑定了医保电子凭证。若早知导医能提供这项服务,我昨天就不会在黄牛那里白白浪费了八百元。张姐对此事感到非常气愤,前些日子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推销所谓的专家号,她差点就汇款过去了。幸亏儿子及时提醒,她才没有上当。而“房主任哽咽呼吁大家不要买黄牛票”的新闻报道,更是让她庆幸自己没有损失更多。
第一次就诊要带哪些材料
张姐在候诊时注意到,旁边的大姐因为没有携带转诊证明,导致报销金额减少了一半。她急忙从包里拿出厚厚一叠文件,却被导医小王微笑着阻止:“阿姨,您的那张CT片子是上个月拍的导医的服务流程,现在需要重新检查。不过,只要您带上身份证、医保卡和之前的B超报告单这三样东西就足够了。”小王一边说着,一边递给张姐一个蓝色的文件夹,将她的单据按照“检查单、病历本、医保卡”的顺序整理得井井有条。张姐最感动的瞬间,是小王注意到她没有吃早餐,于是特地从便民服务台取来了面包和热水。他轻声提醒道:“等会儿要抽血,您得空腹,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检查项目在哪儿排队更省时
上午十点,医生已经给张姐开了检查单,她一看单子上写的钼靶、B超、心电图,头都大了。导医台打印的流程图上,用不同颜色标出了各楼层的位置:一楼大厅左手边就是做心电图的地方,三楼东边则是超声科,而钼靶室在门诊楼后面的医技楼。她需要先去三楼排队做B超,预约的时间是11点20分,在这之前导医的服务流程,她可以顺便完成心电图和钼靶的检查。小李设计的行程让张姐中午12点便完成了所有检查,她甚至还有余暇在职工食堂享用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荠菜馄饨。
拿到报告怎么解读看医生
下午三点拿到报告,张姐一看“BI-RADS 4A级”这几个字,腿都软了。导医台的刘老师,一位资深的导医,察觉到她的脸色不对,便接过报告,轻声对她解释:“4A级意味着有可疑之处,但并不代表一定是恶性的。您可以拿着这份报告去找上午看病的王医生复诊。”刘老师在诊室门口为她刷了复诊的号码,并且特别提醒:“稍后进去时,要把肿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的、有没有疼痛感等细节告诉医生,越详细越好。”让张姐感到格外安心的是,刘老师看到她没有佩戴老花镜,便拿出手机帮她拍摄了就医流程的示意图:“您回家可以给孩子看看,明天办理住院手续时,就按照这个流程来进行。”
张姐拿着住院单走出医院,心头的大石终于落地。本以为要耗上一整天的事,没想到三个小时就轻松搞定。她看着导医台上的“白衣天使导航人”锦旗,觉得格外亲切。如果你和张姐一样对医院流程感到害怕,下次不妨先去导医台咨询,或许那些让你头疼的问题,在专业导医看来不过是小菜一碟。觉得内容有帮助,不妨点赞支持,之后需要时可以方便查阅,还可以分享给那些对医院感到畏惧的长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