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妇幼保健院:新手妈妈的春天在哪里
同事小兰上个月生产,离开医院时抱着孩子泪流不止。并非因为痛苦,而是终于从延安妇幼保健院获得了理想的育儿方案。过去一个多月,这姑娘几乎被忧虑逼得崩溃,喂奶的体位反复调整了七八回,孩子一哭闹就整夜无法安睡,眼周的深色阴影如同黑熊的眼圈,丈夫焦躁地在深夜翻出催乳师的联系方式准备预约——医生却仅用几句话点明问题:"乳头含乳是基础要求,你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含乳角度太浅,可以尝试用某种手法固定乳房位置。"
延安妇幼保健院的“隐形帮手”
我前往医院探望小兰,恰逢产科郭主任巡视病房。郭主任检查了三十多个病房后,嗓子已经沙哑,但手里一直拿着一个小模型,用来展示如何给新生儿拍嗝。她讲解说拍背时手掌要空着,从下往上轻轻拍,力度要像哄小猫睡觉那样轻柔。郭主任一边说延安妇幼保健院,一边给二胎妈妈李大姐做示范。李大姐的老家是安塞,家里的长辈总说“月子里奶水像水一样稀”,坚持要给婴儿喂小米汤,她为此感到十分焦虑,只能偷偷地抹眼泪。郭主任轻触她的肩膀,表示:“现在已经是二零二四年了,不要再采用那些偏方了,每个星期三的上午都来母乳指导室,我们会指导你如何增加奶水,同时保护乳头,所有服务都不收取费用。”
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医院设置的“产后恢复室”。这个房间布置得非常简洁实用,没有其他地方那种过分华丽的装饰,里面全是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器械:有专门用来检查腹直肌是否分离的设备,也有帮助修复骨盆功能的仪器,听说就连促进乳汁分泌的工具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阳光明媚,几位刚生完孩子的女性穿着医院配发的蓝色罩衫,正在进行盆底肌肉方面的锻炼,而负责照顾婴儿的护理人员在走廊里推着婴儿车,一边慢慢走着,一边哼着小调。小兰讲住院的时候,除了喂奶,她没怎么费心,孩子洗澡由护士负责,营养餐每天三顿都有不同的种类,她上周还去参加了月嫂的聚会,当场就选了评价很高的一个阿姨。
选产房就像拼手气?不存在的
小兰起初建档案时感到非常烦恼,据了解,知名医院的单人病房需要提前六个月预约。后来延安妇幼保健院去年建成了新的综合楼,单人病房数量从十二个增加到了五十六个,并且分为“普通家庭式”和“高级套房”。她最终选择的房间是每天六百八十元的普通单间,虽然比三人间的费用高一些延安妇幼保健院,但配备的可以陪护的折叠床、独立的卫生间、全天候供应的热水,足以满足全家人的陪护需求。邻床那位姓李的产妇更为高效,宫口开全时就利用优先通道,从办理就诊手续到实施无痛分娩,全程仅耗时三十七分钟。负责麻醉的医生就住在医院宿舍区,护士长说按一下铃她十分钟左右就能赶过来。
当护士比亲戚还“爱管闲事”
小兰临走前夜,体温骤升至三十八点五度,把丈夫吓得不轻。儿科张医师提着听诊器急忙赶来,开口先问:“昨夜是不是暗自喝了鱼汤?”原来小兰没打招呼加了婆婆送来的黄芪煨鸡,结果让乳腺发炎堵了奶。紧接着护士们接连上门,上午安排输液消炎,下午做湿敷通乳,晚上还增设了哺乳指导课,让夫妻俩都去听课。护士小陈另外给了她一个保温袋,说以后涨奶的时候可以敷冷敷贴,药店里可以买到,这个方法比用土豆片更靠谱。等要出院的时候,护士长又追出来送了一本《新生儿护理口袋书》,那是一本32开的小册子,里面全是图画,怎样给新生儿换脐带并上药,怎样测量黄疸值,图画都非常明白。
如今小兰正值月圆,面色红润,前几天还在妈妈们聚集的群里透露了延安妇幼保健院的一个不常被提及的便利:每周五下午安排了中医出诊,产妇能将中药拿回去帮助断奶;而且婴儿接种卡介苗后若出现脓包,不要用酒精清洁,医院备有专门的护理药膏。猛然想起老张提过的,如今年轻人带孩子不再迷信祖辈的指点,诸如延安妇幼这般处处显出周全之处的医疗机构,自然导致近半年来登记待产的孕妇数量激增了三成——对于初为爹娘的夫妇而言,他们真正渴求的并非什么尖端仪器,而是能获得一句郑重承诺:“无需担忧,有我们照看。”
如果你是新手妈妈,对产检和生产感到困惑,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同样需要帮助的朋友,让好的医疗信息被更多人看见。觉得内容有帮助的话,记得点个赞和收藏,关注我,下一期会带你了解医院食堂的月子餐具体搭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