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在昌邑开车拉客已经近十年了,最近两天去妇幼保健院接单,聊起他妻子王莉去年在那里生孩子的经历昌邑妇幼保健院,他眼睛还是红的,说起这件事,他情绪就有些激动,要知道他这个人平时连针灸疼都不吭声,可那时候他在产房外却坐了三个钟头,抽掉半包烟。
孩子凌晨两点发起高烧,外面台风“杨柳”正肆虐,雨点密集地敲打车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要震碎玻璃。王莉疼得浑身冒汗,张强紧握方向盘的手也湿透了,雨刮器开到最大速度还是看不清前方的路,他焦急地猛拍着方向盘,抱怨这恶劣的天气,生怕发生什么意外。
保健院急诊科的灯光刺眼,护士发现他们全身湿淋淋,立刻搬来轮椅,医生手拿产妇检查单快步赶来。宫缩每三分钟发作一次,王莉攥着张强的胳膊叫苦不迭,他只能束手无策。这时护士长推着止痛仪器车过来,劝说道别硬撑着,如今妇产科都是无痛生产全程陪护,你看隔壁床那个姑娘刚才还在玩手机。
那个穿白大褂的人眼睛很大,看起来很文雅,消毒和打针都很快,没过十分钟王莉就睡过去了。张强一直趴在床边看着她,到了早上七点,护士送来早餐,说家属也该吃点,产妇今天上午需要补充能量。护士还提到,食堂这周根据“多项贷款贴息来了”的号召,给住院的家属午餐增加了个荤菜,家属们不用再花钱。
孩子十二点零八分来到这个世界,体重六斤三两,哭声响亮得惊人。护士将包着红布巾的新生儿送到王莉怀里哺乳,张强这时才注意到自己上衣的纽扣断了两枚。住院期间他总在产房走廊盯着那个体重计,每天减轻两两重量,这种减重速度比开夜班车还快。
离开医院时天气晴朗,王莉面带微笑昌邑妇幼保健院,说道:“还记得医疗室挂着的那个表彰牌吗?‘医术精湛’四个大字,我现在深信不疑。”这番话很有道理,每次去妇女保健所,从孕期检查到分娩,医生都会主动找出以前的诊疗档案,对过往情况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他对车辆维修记录的记忆。
如今孩子已满月,张强驾车经过医院时常会多留意几眼,院门口一排梧桐树叶绿意盎然,风吹时发出沙沙声,仿佛许多初生婴儿在嬉笑。倘若你身边有即将分娩的友人,不妨前往昌邑妇幼保健院探望,那里的医护人员并非个个神情淡漠,亦不乏温暖的人心。
这件事已经过去整一年了,张强手机里依然保留着孩子出生当天的影像资料,他偶尔会拿出来观看。生活跟开车相似,时常会遇到好的时机,也难免碰上困难,只要在关键时刻能碰到值得信赖的人,或者有帮得上忙的方面,那就非常幸运了。觉得这段经历有帮助的老乡,请点赞让更多人了解;有生育经历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帮助新手父母少走弯路;收藏起来,以后可以推荐给即将成为父母的朋友;关注我,我会继续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同时转发给即将生产的闺蜜,她一定会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