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告诉我,她利用妇幼保健院的在线医生服务解决了不少难题,这让我觉得有必要将她的经历向大家分享。许多新晋妈妈如李姐一般,孩子有点小问题就焦虑不安,还得往医院跑,实际上,合理利用在线咨询服务可以节省不少麻烦。
李姐的女儿才八个月大,上周在南京玄武区的奶奶家,突然发起高烧。那天下午三点,开启空调时,李姐并未留意给孩子添衣保暖。到了五点,孩子的体温已经升到了38.6℃,小脸蛋红彤彤的。疫情期间,社区医院的儿科号源早已一抢而空,李姐只得带着孩子前往妇幼保健院急诊,却看到前面还有二十多个号在排队。焦急地抱着孩子等待时,她从口袋里摸出了医院发放的新生儿保健手册,翻到最后一页,发现上面有一个妇幼在线问诊的二维码。
李姐心想,不如将死马当作活马医,于是她在输液大厅的椅子上坐下,开始扫码。小程序的弹窗跳出来,提示“三甲儿科医生即时响应”。她上传了孩子的体温、症状描述和舌苔照片,6分钟后,她在线排队的轮次终于到了。屏幕那头,穿着白大褂的张医生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吃奶情况,是否喉咙有呼噜声,并且指导李姐用手机电筒检查扁桃体。医生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空调的冷气刺激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建议暂时停止辅食,改为母乳喂养并适量加盐来补充水分。同时,只有在体温超过38.5℃时才给予退热药物,并且需要随时留意监测患者的神志状态。
十点多钟,李姐用胳膊肘支撑着下巴,目光紧盯着手机上的监控画面。她对我说:“你看,现在情况好多了。”她指着视频里翻来覆去、踢掉被子的宝宝,补充道——按照在线医生的指导,物理降温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孩子的体温开始慢慢下降。最让她放心的是,到了晚上11点,她再次上传了宝宝哭闹的视频,夜间的值班医生立刻在对话框里回复:“没问题妇幼保健院在线医生,这是退烧后身体的正常恢复反应。”并且还建议她第二天继续使用在线服务,以跟踪宝宝的恢复情况。
让她感到特别惊喜的是,这次问诊后医保支付功能自动启动,结算过程顺利完成,她个人只需支付了15元;而且,接下来的三天里妇幼保健院在线医生,每天医生都会发送孩子的健康状况,还会免费帮改“病程日记”。以前,如果挂普通的儿科号线下问诊,最低费用是50元,这还不包括来回打车的费用。最近,我在新闻里看到南京博物院连男厕都改成了女厕,方便观众。李姐笑着说,相较之下,妇幼医院推出的在线医生服务,才是真正给带娃的妈妈们带来的‘额外方便之门’,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李姐的育儿群里,宝妈们把妇幼在线医生小程序昵称为“口袋儿科”。记得上次王姐的女儿得了湿疹,半夜两点钟拍照求助,居然还有医生愿意接诊;对于小月龄宝宝喂养的难题,宝妈们直接录制视频发送,医生则通过语音留言进行解答和指导。新手妈妈们可以查找所在城市的妇幼保健院公众号或小程序,将家属信息录入并建立婴儿档案,这样一来,即便是在深夜孩子出现异常,也不必手忙脚乱地在黑暗中赶往医院。
归根结底,即便这些网络服务做得再出色,遇到视频无法解释的问题时,最终还是得去医院。然而,对于李姐这类既紧急又不至于非常严重的状况,在线医生确实能提供很大帮助。觉得这有用的朋友们,不妨赶紧点赞、收藏,并转发给那些照顾孩子的女性朋友,说不定下次就有人能用到这个“虚拟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