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在社区医院担任行政职务五年,近期被家长群里的信息搞得心烦意乱。她上个月十号下午三点幼保健院通知真的假的,偶然看到外地家长转发的《0-6岁幼儿免费体检公告》,公告上"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教育局"的署名让她感到不安。
妇保院的通知会假吗朱梅点击了那个网址,页面上显示的是规范的官方文书样式,内容提到凭借这份文件可以领取营养补充计划。她马上通过微信联系了熟悉的妇女儿童保健院李主任,电话那头对方表示思考了一下,说他们上个月确实发布了健康检查的公告,但从未与任何外部单位合作过钙剂补充活动。
傍晚去接孩子,小区门卫那儿聚着几个家长在说事,三楼的职业母亲正攥着一份同样的文书,讲她早就报备了住址和身份信息,朱梅回想起财务部门老张上周被来历不明的网页导致银行卡资金被盗用,顿时感到后背发紧。
第二天天还没亮,朱梅想出了三种核对方法,首先查看通知落款是否写明了具体部门和联系电话,她试着拨打上面的号码,但提示该号码是无效的;其次去官方网站确认,发现市妇幼保健院本月的公告里并没有发布类似的信息;最后她直接到附近的社区医疗服务点进行核实,在护士站,小王调出电脑上的记录,显示最近有七个家庭因为相信电话而交了建档费用。
(中间段落结合热点话题)
刚才还在说话,三楼那位母亲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叹了口气说情况不妙,她说前晚看到张本智和得冠军的新闻太兴奋,无意中碰到了弹出来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咨询"的提示框,还填了些资料,今天一早就接到一个自称是"妇女儿童回访中心"的人打来的电话,说填的住址不对幼保健院通知真的假的,要收500块钱才能改过来,朱梅赶紧陪她去了局,好在来得快,及时阻止了转账的动作。
离开警局后,朱梅想到闺蜜圈还在转发那条消息,马上修改社交动态告诫大家:此前新疆家长圈就遭遇过类似,有不法分子伪装成社区医护上门推销所谓的免费健康卡,同时附带售卖价格高昂的营养品。她在内容末尾特别强调:政府发布的正式通告不会涉及任何收费内容,也不会通过链接方式获取个人资料。
三天后的家长交流会上,居委会负责人手持印好的防骗资料说明:依照教育部门通告,所有儿童补助均由学校以正式文件传达。朱梅注意到新装设的布告栏张贴规范,打算每月主动负责张贴官方信息。
整理旧物期间,朱梅把家长受骗时的讲话录音保存在移动存储器中。社区活动时,她常播放这段音频作为提醒,同时呈现官方公告和伪造信息的差异。统计数据显示,上月各地关于儿童医疗的虚假信息投诉数量减少百分之六十七,她书桌上那盆绿植,也长出了新叶。建议大家收到可疑信息时,要经过多重确认,如果觉得内容有价值,可以点击喜欢和保存,发给家里有孩子的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