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医疗系统里干了好多年的朋友,他最近经常发牢骚说现在当医生不容易,当公立医院院长更不容易。他是西部省份一家三甲妇幼保健院的中层干部,亲身感受了新院长上任一年来的巨大变化,这些经历也许能让你明白优质医疗资源怎样真正服务老百姓。
新院长如何破解挂号难
去年九月,从美国回来的王明博士接替了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院长职务。他刚到任三天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就在医院大厅里站了三个钟头,亲眼看见许多带着孩子的家长穿着棉衣在寒风里排队,手机上的预约系统却老说没有号了。开完会回到办公室,老李听见王院长用力拍着桌子说:"像北京那样早就用上的分时段预约,我们不能再让这些信息闲置了!"
院长亲自抓医疗质量
在中层干部的月度会议上,王院长忽然检查了新生儿科的应急方案。当发现实习医生回答不上关键步骤时,他立刻命令医务处修改全院的学习安排。让老李感到意外的是,这位院长每个星期三都会混在病患当中,完整经历看病的全过程。去年十二月流感流行期间,没有人认出他穿着普通外套,在注射室里帮忙安抚哭闹的小孩,持续了二十多分钟。
妇幼保健院的价格改革
今年五月,职工代表大会上,王院长提议的物资统一购买计划引起广泛讨论。有资深医师指出,试剂费用增加可能降低检查效果,双方激烈辩论之际,财务部门公布信息:借助省级集体购买,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的价格由每套187元降至123元。会议结尾,王院长表达得很清楚,我们可是省一级的妇幼专科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院长,三级甲等,不是那种只顾着赚钱的普通诊所,降价的时候,质量绝对不能打折扣。
这些潜移默化的进步,让老李清楚认识到杰出院长应有的风范。如今每天清晨七点半驾车路过医院,望见挂号处电子屏显示着各科室即时排队情况,他总会记起王院长经常提及的道理:对待产妇要像对待自家人那样,照看患儿需像呵护自家孩子般,行政工作便明白着力点所在。这难道不正是普通民众最盼望的医者情怀吗?这样的医院、院长值得咱们点个赞,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