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新晋妈妈在后台向我咨询,位于鼓楼大街附近的妇幼保健院是否可靠。恰巧,我的老同学小芳就在上个月在那家医院顺利产下宝宝。今天,我就将她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打算在这附近生育的姐妹们可要仔细阅读
去年小芳怀上了孩子,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然而,自从她得知怀孕的消息后,就很少能睡个安稳觉。身为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她每天要么是盯着电脑写代码,要么就是加班修bug。再加上年龄较大和孕期反应,不到两个月,医生就告诉我她的先兆流产风险相当高。那时医生就建议她找一个离家近的医院建立档案,以免来回奔波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鼓楼大街妇幼建档难不难?
她怀胎8周时,来到了鼓楼大街的妇幼保健院。清晨六点半,那里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自助机挂号时,她的手微微颤抖,担心无法成功挂号,耽误了产检。收费处的大姐看到她身穿程序员常穿的格子衫,戴着黑框眼镜,便笑着安慰道:“姑娘,别着急,拿着母子健康手册和B超单,去3诊室填个表就可以了。”后来她才了解到,在12周内建立档案是完全来得及的;那天为她填写表格的刘医生,不仅详细询问了她的月经周期和过敏情况,甚至还特别提醒她,她长期饮用的咖啡也要尽量戒掉。
孕晚期遇上极端天气怎么办?
今年七月,恰逢中央气象台发布三级预警,那日暴雨如注,窗户被拍得砰砰作响。小芳当时正进行孕38周的常规产检。她丈夫驾车出门不久,刚转过北二环,车胎便被树枝刺破。那时,心情既急又怕,雨刷器疯狂地左右摆动,她抚摸着隆起的腹部,手机里不断跳出的暴雨红色预警,让她几乎要哭出来。幸运的是,最终拦到了一辆网约车,司机大哥得知她的目的地是妇幼保健院,立刻改变路线,绕过积水严重的路段,硬是提前了十分钟到达医院,事后回想起来,那一刻还是感到有些害怕。
产检期间,我邂逅了同住一间的王姐。她家的大孩子正读幼儿园,本应缴纳保教费。在护士站闲聊时,她得知了「免一年幼儿园保教费,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的好消息,兴奋得拍手叫好:「这下咱们能省下小月的奶粉费了!」我们俩抚摸着肚子,忍不住笑成一团,产房里的器械声似乎也变得温柔了许多。最令人称奇的是,医院走廊的最深处竟然有一台饮水机,不管多晚去取水,水总是温热的,而护士在夜间查房时,总是如同亲姐姐一般细心地帮患者掖好被角,这样的小细节让她感到心里异常温暖。
出院这天阳光明媚鼓楼大街附近妇幼保健院,护士长推着轮椅将她送到门口。她目光落在导诊台上方那面写着“母子平安”的锦旗上鼓楼大街附近妇幼保健院,突然想起了当初建档时的焦虑情绪,忍不住半开玩笑地对护士说:“要是我早知道你们这里这么细心周到,当初我就不用天天熬夜去挂专家号了。”护士笑着递给她产后恢复手册,提醒道:“等到42天复查的时候,别忘了挂产后康复科。现在国家政策很好,儿童保健服务都是免费的。”
小芳的孩子已经满月了,每当我经过鼓楼大街,看到那家挂满红灯笼的妇幼保健院,总会想起那场暴雨中司机急促的喇叭声,还有护士站里那杯始终温热的红糖水。生孩子本就紧张,但遇到负责任的医院和医生,就像是迷雾中看到了灯塔,心里有了这份踏实,仿佛再艰难的过程都变得有意义。
每位母亲都像握着船票的旅客,而医院则是我们航行途中的避风港。若你恰巧住在周边,不妨先到社区医院领取一份母子健康手册,真的无需为建立档案而感到焦虑。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朋友可以点赞并收藏这篇文章,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产检经历。关注我,下期我们将探讨产后康复的相关话题,别忘了将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孕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