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在手机上看到“领取育儿补贴”的链接,不要点击——那是三个月前的事情。当时,她正抱着刚满月的女儿,在妇幼保健院的长廊里排队等待复查。身为新手妈妈,她从未想过,自己在三甲妇幼保健院的真实经历,竟然比那些网络上真假难辨的“信息”更让她感到安心。
我在宝妈交流群结识了王磊这位朋友,他和妻子李婷都是程序员。去年年底,李婷怀孕了,这让他成为了朋友圈中最焦虑的准爸爸。那时候,他整天浏览母婴论坛,看到各种“孕期护理必做事项”、“产后恢复黄金期”的帖子,面对那密密麻麻的检查时间表,他感到十分困惑。王磊皱着眉头微微一笑,回想起2023年12月那一次妇幼保健院服务,他首次陪同妻子前往妇幼保健机构建立档案,当时他的口袋里装着一份打印出来的长达20页的“孕期指南”,其中包含了一半来自英文博主的建议。
妇幼保健院周末能产检吗
王磊感到非常高兴。他和妻子平日里无法请假,原本打算托关系找医生加号,却没想到这家妇幼保健院已经实施了“周末专家门诊”制度三年之久。去年12月17日,一个星期日的早上8点,产科主任张医生面带微笑地接过他们的资料:“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领取育儿补贴’的链接来骗取信息,你们一定要小心——正规的补贴信息都会在街道办或医院的公告栏上公布。”当天上午便完成了NT检查,预约系统更是贴心地将下一次唐筛的时间直接记录在了他们的母子健康手册中。
妇幼保健院有线上问诊吗
今年二月的一个雪夜,李婷感觉到了胎动的不寻常,而外面的雪花飘飘,使得交通变得极为不便。这时,王磊回想起之前在建立档案时关注的医院公众号,于是他打开了“在线咨询”这一板块。很快,夜间的值班医生在15分钟内就回复了他们的视频问诊请求。医生说:“别着急,先尝试左侧卧位来观察胎动,现在每小时大约有多少次?”医生利用摄像头检查了李婷的情况,并教她进行了基础的胎心检查,最后肯定地表示:“目前看来一切正常,明天早上带着之前的血糖检查结果来,我会为你安排再次检查。”王磊后来才了解到,这套系统在春节期间的响应率也高达95%。
三月产后的恢复期最为艰难,这时医院的“产后康复科”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婷的盆底肌检查结果不合格,治疗费用让这对新婚夫妇连续几天都在抱怨——然而,当护士拿出母婴保健手册,指向上面写着“免除一年幼儿园保教费,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的补贴通知时妇幼保健院服务,他们才恍然大悟:“注册登记的夫妻可以领取300元的体检券,你们的治疗费用可以用这张券来抵扣。””那天王磊特意数了数账单,治疗费减免后相当于打了七折。
在出院前的最后一次检查中,他们注意到门诊大厅里新挂上了预防的海报,那上面用红底黑字醒目地写着:“收到所谓的‘领取育儿补贴’链接,切勿点击,如有疑问,请拨打举报电话XXX。”王磊现在总是对别人说:“以前总觉得公立医院的服务有点冷漠,没想到现在医生还会提醒大家防范,连我们夫妻俩这种程序员,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皱眉,护士也会来提醒我们注意坐姿。”手中这本厚重的手册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新生儿抚触课”、“育儿知识讲座”等便签,数量多达十几张。其中,最新的一张便签是昨天刚刚贴上的,上面写着:“6月18日下午2点,爸爸训练营开课”。
观看王磊朋友圈中护士指导他给女儿拍嗝的略显笨拙的短视频,心中不禁感叹,相较于网络上近期热议的“谁在误导新手爸妈焦虑”,这种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更能给人带来慰藉。若你周围有正在备孕或是刚刚晋升为父母的亲朋好友,不妨将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帮助他们避免走弯路——因为相较于那些真假难辨的“补贴链接”,完善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才是送给新手家庭最珍贵的“红包”。